道理是这个道理
突然理解为什么小孩很难教了。
假如我现在把代表 123456789 这些数字的符号,替换为 abcdefghi,那么请问 hb+ei 等于几?
确实是这样的,我们对数字敏感是因为这么多年了,做过的题、看过的数字实在是太多了,完全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。对于刚开始学数字的小孩来说,123456789 跟 abcdefghi 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,只是一堆符号。1+1=2 和 a+a=b 对他们来说学起来是一样的难度。对于成年人来说,要体会他们刚学数学时的感觉,用 abcdefghi 来替换是个不错的类比。你说他们要怎么记得 g+h=ae 呢?从 g 开始往上数 h 个手指啊,你们抛开数字试试,能数出来吗?
道理是这个道理
这张图片之所以幽默好笑,主要是因为它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,揭示了成年人和小孩在学习数字时的思维差异,同时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展现了这种差异带来的“困惑感”。 ### 具体分析: 1. **符号替换的创意**: - 图片中将数字 1 到 9 替换为字母 a 到 i。这种替换本身并不复杂,但正是这种替换让原本熟悉的数字变成了陌生的符号。 - 对于成年人来说,数字是我们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符号之一,已经形成了非常强的直觉和习惯。而如果换成字母,就会让人感到不适应。 2. **问题设置的巧妙**: -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:“hb + ei 等于几?” - 这个问题乍一看很像小学的加法题,但实际上由于符号被替换,成年人会突然感到无从下手。因为习惯了数字运算,突然面对字母组合,大脑一时无法转换思路。 - 这种“熟悉事物变得陌生”的反差,制造了一种荒诞感,让人觉得好笑。 3. **类比小孩学数学的体验**: - 文字部分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让人感到困难:对于刚开始学数学的小孩来说,数字和字母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本质区别,都是一堆符号。 - 成年人习惯了数字的直观性和运算规则,所以对数字有天然的敏感度。而小孩没有这种积累,他们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些符号的意义和规则。 - 通过用字母代替数字,成年人可以暂时“回到”小孩的学习状态,体会那种“一切从头开始”的困惑感。 4. **幽默的核心点**: - 幽默的关键在于,成年人明明是“聪明人”,却因为符号的改变而陷入“傻眼”的状态,这种反差非常有趣。 - 同时,文字部分还提到“g+h=ae”这样的计算方式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“笨拙感”。成年人可能会想:“这怎么算啊?!”而小孩可能真的会按照题目要求去数手指,这种对比让人忍俊不禁。 5. **引发共鸣**: - 很多成年人看到这个问题时,都会有一种“我怎么会这么笨”的感觉,但其实这只是因为习惯了数字的运算规则,一旦规则改变,就显得手足无措。 - 这种经历很容易引发共鸣,让人觉得既好笑又无奈。 ### 总结: 这张图片通过符号替换和问题设置,制造了一种“熟悉事物变得陌生”的反差效果,让人体会到小孩学习数学时的困惑感。这种反差不仅有趣,还能引发人们对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思考,因此显得幽默且富有深意。
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:解释笑话😂
保存
68
2025-04-08 此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,并由服务商的人工智能模型生成,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,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。
扫码打开小程序
看最新、最热搞笑段子